2024年9月6-8日,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河北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河北省老年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燕赵消化疾病与肠道微生态论坛暨河北省太行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在石家庄隆重举行,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国内多家大型医院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旨
肠道微生态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和肿瘤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甚至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会议聚焦肠道微生态在炎症性肠病和肿瘤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基础与临床相融合、内科和外科互对话,基础与临床共转化。会议秉承历届太行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关注前沿、注重实用、培养临床思维”的宗旨,内容涉及消化系统疾病国内外最新诊治规范和治疗进展、临床诊治热点和难点,以消化内科、胃肠道外科、消化内镜、肿瘤、肝病、感染多领域相结合,为临床医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会议开幕
河北医科大学校长王宝山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丛斌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唐承薇教授,《Gut》杂志主编Emad El-Omar,我院党委书记王贵英教授,河北省医学会秘书长王振显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宝山教授致辞
丛斌教授致辞
唐承薇教授致辞
Emad El-Omar教授致辞
王贵英教授致辞
王振显教授致辞
会议盛况
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18个分会场,333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应邀到会学术交流、病例研讨等,共开展138场学术报告、病例比赛等。
在2024燕赵消化疾病与肠道微生态论坛主会场,河北医科大学丛斌院士、《Gut》杂志主编 Emad El-Omar教授、《Gut》杂志副主编 Christian Jobin教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Markus Gerhard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Elke Burgermeister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Sunny Hei Wong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承薇教授、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侯晓华教授、浙江大学汪小知教授等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肠道微生态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河北医科大学丛斌院士
《Gut》杂志主编Emad El-Omar教授
《Gut》杂志副主编Christian Jobin教授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Markus Gerhard教授
德国海德堡大学Elke Burgermeister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Sunny Hei Wong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承薇教授
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侯晓华教授
浙江大学汪小知教授
精彩报告
专题会 |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及氢-甲烷呼气检测项目
讲者:汪小知教授 主持人:周丽雅教授
汪小知教授
周丽雅教授
在2024燕赵消化疾病与肠道微生态论坛主会场,汪小知教授作《H2/CH4呼气试验的历史、技术和应用》精彩报告。
1
呼气试验的发展历史
报告中,汪教授首先讲述了呼气试验的历史。呼气试验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推荐通过嗅闻患者的体味作为一种有效的识别疾病的手段。不过直到现代18世纪后叶拉瓦锡发现了氧气、氮气和氢气,真正的呼气试验才开始科学发展。20世纪60年代,氢气呼吸测试(HBT)开始用于检测乳糖不耐受、果糖不耐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到如今,呼气试验蓬勃发展,CO2无创心输出量测量被用于评估心功能,尿素呼气测试(UBT)被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氢气呼吸测试(HBT)已经被用于检查小肠细菌过生长、胃酸缺乏症、糖尿病胃轻瘫以及各种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等。
2
呼气采集及检测技术
随后,汪教授为我们介绍了目前的呼气采集及检测的技术标准和分类,根据检测的气体种类及形式等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核素标记/同位素分子(如13CO2、14CO2等),检测技术有同位素质谱,激光光谱和离轴积分腔光谱等;第二类是简单(无机)气体分子(如H2、CO等),检测技术有气体传感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等;第三类是挥发性有机物(VOC)分子(如甲硫醇、二甲硫醚等),检测技术有(气/液)色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迁移谱等;第四类是呼出气体冷凝液,检测技术有MALDI质谱,PCR核酸,免疫发光,基因测序等。其中质谱和色谱是两类重要的呼气试验检测技术,质谱是复杂分子的定性金标准,色谱是复杂混合物的定量金标准。
3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诊断与治疗
接下来,汪教授介绍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临床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目前SIBO的诊断方法有小肠液细菌培养技术和氢甲烷呼气试验。呼气试验相关专家共识指出小肠液细菌培养技术对SIBO的评估并不令人满意,建议使用呼气试验诊断SIBO。除糖氢甲烷呼气试验外,汪教授还提到空腹基础呼气H2水平过高者不适宜进行糖氢甲烷呼气试验,但是空腹呼气H2异常本身具有临床意义。空腹基础呼气H2水平过高可以诊断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胃肠动力障碍和严重SIBO,应引以重视。SIBO的治疗一般使用利福昔明。利福昔明作为一种口服的广谱抗生素,因其不可吸收、副反应小及细菌耐药风险低等优点逐渐受到青睐。通过使用利福昔明恢复微生物多样性可使细菌发酵减少。
4
呼气检测设备的见解与展望
最后,汪教授介绍了呼气检测设备的研发见解与展望。汪教授有着丰富的设备研发经验,不仅研发出了第一台多功能呼气分析仪,还编写了《呼气试验》专著。通过对罗马共识中仪器要求的解读,他指出用于呼气诊断的设备金标准应为采用基于热导原理的氢气检测器的专用固定式气相色谱仪。为保证定量准确性,设备还需要定期校准和更换色谱柱。通过对比市场上现有的呼气诊断设备,满足这一标准的产品只有海思利福和QuinTron的呼气分析仪。对于北美共识中指出的“H2S是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另一种可能重要的气体,需要开发相应检测仪器”,他调研文献发现H2S化学性质活泼,代谢生成后即刻与其他分子反应成结合型,无法通过血液肺泡弥散排放,口气或呼气中的H2S完全来自局部代谢释放。肠道中的H2S无法通过呼气试验的方式检出,应开发更为原位的采样或检测方式和设备。
注:本文部分内容转载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订阅号”